一、战役地图特性与基础建设
二、兵种协同与生产节奏
前期(0-150秒):
优先建造2座雷达站(每座提供200点视野)
第30秒建造首座兵工厂,同步生产3辆攻城坦克+1架V2导弹车
第60秒解锁导弹科技,建造3座导弹发射井(建议分散部署)
中期(150-300秒):
兵工厂切换为坦克生产线,保持每30秒1辆T-72坦克的产能
移动导弹车至西线平原制高点,形成交叉火力网
建造3座防空炮台覆盖西线主资源区
后期(300秒+):
当敌方空袭频率达每分钟2次以上时,启用反坦克导弹阵地
将攻城坦克编队升级为T-90,配合自行火炮形成立体打击体系
建造超级武器库储备核弹头(需提前完成核武器科技树)
三、资源差与运输体系优化
资源分配比例:
电力:35%(保障雷达与兵工厂)
石油:40%(维持运输车队)

钢材:25%(优先建造防御工事)
运输路线规划:
主运输线采用"Z"字形绕行,避开敌方侦察机探测范围
建造3座移动油库,每间隔500米设置1座补给站
使用运输直升机建立第二运输通道(需提前解锁)
四、特殊地形利用技巧
东线山地防守:
在山脊线部署反坦克导弹阵地,每座可覆盖800米扇形区域
利用山体阴影部署隐形坦克(需完成隐形科技)
在山脚建造地下兵营,抵御敌方轰炸后快速复活
西线平原进攻:
部署V2导弹车组成移动炮台,每分钟可发射6枚导弹
使用运输车运输反坦克导弹,在敌方坦克部队冲锋时进行精准打击
建造空中要塞拦截敌方轰炸机(需完成防空科技)
五、常见误区与应对策略
防空体系薄弱导致空袭频发:
第1次空袭后立即建造防空导弹阵地
使用导弹车与防空炮台形成高低空拦截网
资源点被完全封锁:
在西线部署移动油库建立补给线
使用运输直升机运输关键建材
兵种单一易被克制:
每10辆坦克搭配1辆自行火炮
每5辆步兵单位配置1辆装甲运兵车
【常见问题】
Q1:如何应对敌方空袭频发
Q2:运输路线被阻断时如何处理
Q3:敌方坦克部队冲锋时如何反击
A:部署V2导弹车组成移动炮台,使用反坦克导弹进行精准打击。
Q4:如何快速生产T-90坦克
Q5:资源点被完全封锁如何突破
A:使用运输直升机运输建材,在敌方空袭间隙完成防御工事重建。
Q6:如何利用山地地形防守
A:在山脊线部署反坦克导弹,山脚建造地下兵营抵御轰炸。
Q7:敌方空投部队如何应对
A:提前部署防空导弹阵地,使用导弹车进行超视距打击。
Q8:如何建立稳定的电力供应
A:建造2座发电厂,确保雷达与兵工厂持续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