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动态资源管理策略
三、立体防御体系构建
防御工事分层设计:
第二层(100米):设置交叉火力点(散弹枪+弓箭手)
第三层(200米):建立空中防线(弓箭塔+无人机巡逻)
水陆两栖防御:
河流对岸布置浮空炮台(射程300米)
河面设置简易水雷(用空瓶+炸药制作)
四、团队协作与情报系统
情报传递方案:
建立摩尔斯电码暗号系统(短-长-短=紧急集合)

设置3处隐蔽信标(燃烧箭、烟雾弹、反光镜组合)
五、特殊场景应对技巧
雨季防御:
加固地基(增加30%水泥配比)
部署防水帆布(覆盖建筑顶部)
预备防潮剂(生石灰+活性炭混合)
雷暴天气策略:
关闭所有电子设备(避免电磁脉冲)
建立雷电避难所(金属结构+接地装置)
准备绝缘运输工具(橡胶轮胎改装)
疾病防控:
设置隔离区(带通风系统的独立建筑)
储备疫苗(每100人配备5支抗病毒血清)
实施分区活动(避免超过20人聚集)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遭遇无人机突袭时如何快速应对
Q2:如何判断敌方营地位置
Q3:医疗资源匮乏时如何急救
Q4:如何运输重型物资
Q5:遭遇化学武器袭击怎么办
Q6:如何维持长期通讯
Q7:如何培养多面手成员
Q8:如何应对资源点争夺战